- A+
1965年人民大会堂演出大合唱《国际歌》热血沸腾
大凡过节,总有人祝福亲朋戚友节日快乐,顽石有时候也未能免俗。可仔细想来,我却发现,并非每个节日都适合祝福快乐,比如清明。如果一定要回答哪个节最适合祝福快乐的话,顽石以为非愚人节莫属。
之所以说起这个话题,是因为“五一”到了,顽石看到许多人在微信群里祝福群友节日快乐。愿望是美好的,祝福一下也是不妨事的,但在这个劳动者的节日里,劳动者有没有快乐,应不应该快乐,则是另一码事。
顽石家最近小维修,前几日有陈师傅、钟师傅来家里干活,一问,原来他们是我的老乡,也是我的同龄人。我和他们聊了很久,发现他们并不怎么快乐。原因很简单:一是背井离乡孤身在外,想家想亲人;二是在大多数人家干活都得不到尊重,是被看成打工仔(其实他们已经快成打工老头了);三是再过几年干不动了,老无所养,不知道怎样维持生计。
我想,在中国,像陈师傅、钟师傅这样的普通劳动者应该是数以亿计,他们都渴望快乐,可他们快乐得起来么?
若干年前,顽石携朋友游览深圳东湖水库,曾在“劳乐亭”前踟蹰良久。不用说,这座为深圳、香港供水的东湖水库和全国数以万计的大中型水库一样,都是建造于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当宝安(那时深圳隶属宝安)劳动人民热火朝天建成水库之际,时任国家副z席的董必武亲往视察,有感而发,为水库边的一座亭子题写了亭名——“劳乐亭”。当时我没有想明白,“劳乐”到底是寓意“劳动快乐”还是“劳动者快乐”,后来我慢慢慢悟出,“劳动快乐”和“劳动者快乐”其实没有本质的不同。为了社会主义建设,为了共和国美好的明天,那样的劳动,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一定是快乐的,崇高的。
早两年,我去湖北荆门参加漳河水库建成五十周年纪念活动,见到了当年参加水库建设的部分劳动模范,我从他们身上深深感受到了什么是“劳动快乐”,什么是“劳动光荣”。最让我感动的是全国劳动模范吕明英,她家距离工地并不远,可她担心生孩子影响工作,于是十年时间坚持住在工地上。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就被传为千古佳话,而吕明英离家近在咫尺却十年未进家门,这是一种怎样的奉献精神!
50年过去,80多岁的吕老回忆起参加水库建设以及后来多次被毛主席、朱总司令亲切接见的种种场景,依然是那样激情澎湃,是那样快乐幸福,是那样自豪崇高。那个年代,像吕明英这样的劳动者何止千千万万!
美籍华人学者阳和平说过,世界上没有比他母亲更快乐的人。他的母亲曾经是美国第一代核物理学家,她放弃事业,投身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为什么会这么快乐?阳和平告诉我们,她母亲认为,献身崇高的理想,献身人类最壮丽的事业,所以无比快乐。
看来,无论是“劳动快乐”还是“劳动光荣”,都是有前提有条件的。那就是,为了绝大多数人的利益而劳动,献身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才会有真正的快乐和光荣。
我想今天所有的劳动者都应该思考这样的问题:我们该怎样争取到真正的“劳动快乐”和“劳动光荣”?
别忘了劳动节怎么来的,这个节日应该是劳动人民争取权益的日子。昨晚,我在微信中和红色导演刘毅然聊了一会,最后,我们以“为劳动者鼓与呼”共勉。此刻,我的耳畔回响起了激昂的《国际歌》,这是属于全世界劳动者的歌,让我们一起唱响《国际歌》吧!
在“五一劳动节”即将到来的时候,顽石就不祝大家快乐了,但我要向劳动人民致以崇高的敬意!
- 今日头条“首发激励”功能是鸡贼更是鸡肋!
- 关于斯大林的读书笔记与再反思(二十六)“大平反”的逻辑问题
- “大汉丞相”被封,为民发声的人一个个走了
- 关于斯大林的读书笔记与再反思(二十四)大清洗与南北战争
- 关于斯大林的读书笔记与再反思(二十三)大清洗的真相
- 关于斯大林的读书笔记与再反思(二十二)“大清洗”的导火索(2)图哈切夫斯基案
- 上帝选中特朗普:他与拜登谁有利于我们中国发展!
- 律师揭露油罐车事件背后阴谋:新京报这次立大功了!
- 特朗普被刺杀
- 关于斯大林的读书笔记与再反思(二十一)“大清洗”的导火索(1)西班牙内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