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斯大林的读书笔记与再反思(二十四)大清洗与南北战争

  • A+
所属分类:真相大白

“大清洗”无疑是必要的,但“大清洗”无疑又犯了扩大化的错误。在被处决的六十多万当中,到底多少人是无辜的,多少人是罪有应得的,多少人是有罪但量刑过重了,具体的比例尚无法说清。

要比较客观的分析大清洗的利弊,最好的办法是找一个面临类似问题的大国来做对比分析。

综合人类历史,我认为,以美国南北战争作为比较对象是较为合理的。

苏联“大清洗”和美国南北战争,都是一个大国在工业化过程中,统治阶层内部对发展路线有不同意见,最终演变成为大规模流血冲突。

“大清洗”主要是解决斯大林主义和托洛茨基主义、布哈林主义、大斯拉夫主义等其它各种派别的冲突。斯大林的一国建成社会主义、高速工业化、集体化政策激发了各派别的联合反对。斯大林原本打算和平解决这些冲突,但反对派先是发动了刺杀基洛夫等一系列暴力案件,又在西班牙内战中发动武装起义激化内部矛盾,还准备发动军事政变和武装起义,斯大林遂采取“大清洗”来消灭反对派。

美国南北战争,主要解决北方工业资产阶级和南方种植园奴隶主阶级在国家发展路线上的分歧。前者主张优先发展本国工业,对欧洲采取高关税政策,保护国内市场,棉花等农产品优先供应本国工厂,并解放黑人奴隶成为工厂劳动力;后者主张优先发展种植园农业,跟欧洲搞关税互惠,依托种植园奴隶制向欧洲出口棉花等农产品挣钱。两边谈不拢,南方各州就宣布独立。当时的美国宪法,并没有规定州无权脱离联邦独立,也没规定独立需要遵循什么程序。南方各州加入联邦的时候,是以议会投票的方式加入的,现在以议会民主投票的方式宣布独立,并不违反宪法,联邦政府为此发动战争缺乏宪法法理依据。南方各州独立以后,驱逐了联邦政府驻扎在南方军事要塞的军队(无人伤亡)。新当选的总统林肯就以此为借口,发动战争,用暴力来解决问题。

这两件事,都发生在两个大国工业化的关键时期,统治阶级内部因为工业化路线发生了带有根本性的冲突,以至于无法在体制内和平解决。斯大林暴力镇压了反对派,确保了两个半五年计划的顺利实施,把俄罗斯从一个被欧洲资本控制的、以农业为主导的落后国家,变成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大工业国,也打赢了卫国战争、成功保卫了苏联政权。林肯打赢了南北战争,维护了美国的国家统一,明确了工业化道路要按照北方资产阶级的路线来,美国工业化进程加速,在战争结束后三十年成了世界第一大工业国。

“大清洗”的代价是68万人被判处死刑。死刑数量占苏联总人口(1939年1.7亿)的比例为千分之四。另有一百多万被逮捕判刑或流放,其中一部分在逮捕审讯、监禁或流放过程中死去,具体数量不详。总体而言,“大清洗”没有造成苏联总人口的下降。

南北战争中,有75万士兵死亡,另有40万受伤,死亡人数占美国白人总人口(约3000万)的百分之二点五。即使“大清洗”中的所有死刑判决都被执行了,南北战争制造的直接死亡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也是“大清洗”的六倍。

图片

此外,战争还带来了平民伤亡和对经济的严重破坏。在战争后期,为了尽快逼迫南方投降,消灭南方军队抵抗的经济基础,北军对南方的城镇进行彻底的破坏,造成了南方居民的巨大伤亡和流离失所。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事件,就是北军将军谢尔曼就把南方第一大城市亚特兰大纵火烧毁。无数没有来得及逃离的居民被活活烧死。谢尔曼公然宣称:“我们一定要清除和摧毁一切障碍,只要我们认为有必要,就杀死每一个人,夺走每一寸土地,没收每一件财物。一句话——无情地摧毁我们见到的一切东西。”从亚特兰大开始,尽管谢尔曼领导的北军一直处于相当顺利的形势,但是为了彻底摧毁南方军民的抵抗意志,他命令部队将遇到的民房一路烧下去,同时杀死所有遇到的一切牲畜和反抗的人。他的大军一边行军,一边破坏所到之处的各种物资设施,抢劫平民的粮食和财产,杀死反抗的平民,焚毁农田,炸毁村庄,用石灰封堵水井,捣毁铁路,抢劫和驱逐了一个又一个城镇居民,烧毁一座又一座城镇。谢尔曼的部队还没有来到,十几英里之外就可以看见蔓延而来的冲天火光,

等到南北战争结束的时候,南方的城镇中几乎找不到一座完整的建筑物,南方人口数量也因此锐减。因此间接制造的死亡人数,必然远远高于“大清洗”过程中死于审讯、监禁和流放的数量。

对“大清洗”扩大化负有责任的叶若夫等人在事后被追究责任,叶若夫被枪毙,许多人被判刑。而在战争中罪行累累的谢尔曼等人,林肯没有给予他们任何惩罚,连口头谴责都没有。林肯死后,美国政府也没有惩罚他们,反而给他们加官进爵。这也是大清洗和南北战争的一大差别。

有人将发动“大清洗”的斯大林比喻成为世所罕见的恶魔,如果这个结论成立,那么发动南北战争的林肯就是比斯大林凶恶数倍的超级恶魔。

谢尔曼曾经宣布,将占领南方城市萨凡纳作为献给林肯总统的圣诞节礼物。他“送礼”的方式就是把这座城市彻底摧毁,片瓦不留,人民死伤无数。如果说欣然接受这份礼物的人是个恶魔,应该并不过分。

客观的说,无论是斯大林,还是林肯,都是在内部斗争无望用和平手段解决的情况下,才被迫断然采取措施避免国家遭遇更大的灾难。但是,林肯发动的南北战争给美国人民制造的苦难,远远超过了斯大林的“大清洗”扩大化给苏联人民带来的苦难,这是基于客观准确的量化比较的结论。

斯大林通过大清洗的方法,在制度框架内消灭了反对派,尽管犯了扩大化的错误,但避免了苏联因为统治阶层内部路线斗争而可能爆发的血腥内战,极大的减少了死难者人数,尤其是无辜平民的伤亡。跟内战相比,这种大清洗是一种保障国家安全和推动工业化进程相对成本更低的办法。

当然,有人会说,斯大林除了发动“大清洗”,还在集体化运动中流放了数百万富农、对边疆一些少数民族的搞强制迁徙,在他的治理下,出现了饿死数百万人的大饥荒。如果把这些事情造成的死亡加起来,肯定会超过南北战争。

这样的对比是不合适的。大清洗和南北战争,主要都是解决“统治阶层内部”的矛盾,大清洗中被镇压的人,很大部分是政治上的积极分子,是党员、军人。南北战争的双方,都是白人殖民者,士兵也以白人为主。他们属于广义的国家统治阶层。站在这个集团对立面的,是被殖民者杀害驱赶的印第安原住民。

斯大林的集体化运动,是布党所代表新的统治阶级——工人阶级,向富农阶级夺取土地和生产资料的运动。这个运动与美国历史对应的,不是南北战争,而是“西进运动”等白人殖民者向原住民夺取土地的行动。

集体化带来的大饥荒,对应是不是美国历史上的饥荒,而是被夺取土地的印第安原住民的种族灭绝。镇压富农和大饥荒,可能制造了数百万人的死亡;而白人殖民者驱赶印第安原住民的行动,则几乎消灭了整个原住民种族。美国政府的军队、平民开拓者以及各种宗教社团等等,在上百年的时间内,大约制造了数千万到上亿印第安人的死亡,把美洲大陆的土地尽数归于白人殖民者所有。这个进程,才应该与布党领导工农阶级,剥夺地主、富农、资本家的土地、资本的过程来进行对比,是基础生产资料从一个群体向另一个群体的强制转移过程。

美国白人殖民国家的建立过程,所制造的死亡,远远超过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过程。那个在南北战争中罪行累累的将军谢尔曼,后来又担任美国西部军管区总司令,在1870至1880年发动了对印第安人的大规模清剿作战。他对同文同种的南方军民都如此残暴,在对印第安人作战的过程中,下手只会更狠。

由于殖民者大量驱逐杀害印第安人,在美国工业化过程中,白人殖民者内部,因为缺乏土地而死于饥荒的人数就很少。即使在大萧条时期,饥寒交迫的底层白人,还可以去西部当“牛仔”,其实就是去当强盗劫掠印第安人的土地,也就不容易被饿死。这就给人一种误解,似乎美国的体制明显优于苏联的体制——至少人家工业化不怎么饿死人。其实,这是因为印第安人没被当做“人”计算在内。

此外,在美国种植园农业发展过程中,还有大量死于奴隶贸易和奴隶压迫的黑人。在美国建设太平洋铁路等重大基础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从中国引进的许多华工。这些华工遭遇了惨无人道的压榨,大批死于旅途或公地。这些死亡,都是美国工业化的代价。

通过“全口径对比”,可以明确的说,跟美国的工业化过程比起来,斯大林领导的苏联工业化过程,要温和的多,付出的代价要小得多。无论是在向敌对群体夺取土地,还是在解决统治阶层的内部路线斗争方面,因此发生的非自然死亡人数极其占总人口的比例,苏联都远远小于美国。

此外,南北战争中死亡的士兵和平民,几乎全都是因为工业化发展路线的政治斗争而死。而“大清洗”中被判处死刑的人,至少包括四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是之前被镇压过的富农、刑事犯等,这个部分的数量应该相当大。

第二个部分,是隐藏在党内军内的间谍分子,其中一些人在沙俄时代就混进了布尔什维克党,直接导致了斯大林等很多布党高层被捕。

第三个部分,是政治上的反对派,可能参与了恐怖暗杀活动或者经济破坏,也可能只是参加了地下组织活动,没有犯罪行为;

第四个部分,是被真正的间谍分子和反革命分子栽赃陷害的,以及纯粹因为内务部人员为了立功而冤枉的无辜人士。

只有第三个和第四个部分,用于对比美国南北战争中交战双方的士兵死亡,才是最合理的对比方式。尽管这四个部分的人数各是多少,今天我们还搞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把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数量去掉,则“大清洗”造成的统治集团内部死亡人数占国家总人口的比例,跟南北战争比起来,就更小了。

苏联跟美国相比,有一个巨大的劣势,就是位于亚欧大陆的中心位置,其政治经济中心非常靠近欧洲列强,尤其是德国,到了斯大林时代还多了一个日本。而美国与欧洲列强中间隔了一个大西洋,不会遭到来自军事强国的威胁。“大清洗”除了解决国内政治矛盾以外,同时还是在为抵抗强敌入侵做准备。这种强烈的外部威胁,是美国在工业化过程中不曾遇到的。相反,由于其独特的地缘优势,它还可以从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获得巨大利益。斯大林的政治决策空间,远远小于历届美国总统。美国体制未能在工业化过程中有效避免内部发生战争,导致了巨大的灾难,这是它的重大制度缺陷。但它能挺过来,是因为它没有强大的外敌可以威胁其国家安全,反而可以利用世界殖民体系和各大强国之间的矛盾,从外部世界攫取利益。

因此,“大清洗”虽然犯了扩大化的错误,但终究是以体制而非战争的方式来消灭政治上的反对派,以相对美国而言更小的代价解决了统治集团内部无法用和平方式解决的矛盾。而且,它还避免了苏联在面临外敌入侵的时刻出现内部叛乱的糟糕局面,为苏联打赢卫国战争消除了隐患,总体而言是利大于弊的。斯大林发动大清洗,对苏联国家和人民而言,总体是功大于过的。(作者:李晓鹏)

附录:

《关于斯大林的读书笔记与再反思(一)前言》

《关于斯大林的读书笔记与再反思(二)从鞋匠之子到党的领导人》

《关于斯大林的读书笔记与再反思(三)迎接列宁回国并代表列宁做政治报告》

《关于斯大林的读书笔记与再反思(四)“一生之敌”托洛茨基火线入党》

《关于斯大林的读书笔记与再反思(五)十月革命与苏俄内战爆发》

《关于斯大林的读书笔记与再反思(六)天降猛男:内战中的斯大林》

《关于斯大林的读书笔记与再反思(七)谁是刺杀列宁的幕后黑手?》

《关于斯大林的读书笔记与再反思(八)“列宁遗嘱”为什么没能打倒斯大林?》

《关于斯大林的读书笔记与再反思(九)斯大林如何保住了总书记的职位?》

《关于斯大林的读书笔记与再反思(十)斯大林是如何击败托洛茨基的?》

《关于斯大林的读书笔记与再反思(十一)新经济政策的存废争论与“三驾马车”决裂》

《关于斯大林的读书笔记与再反思(十二)斯大林为什么要放托洛茨基出国?》

《关于斯大林的读书笔记与再反思(十三)斯大林是如何成为最高领袖的》

《关于斯大林的读书笔记与再反思(十四)斯大林“五年计划”的巨大成功》

《关于斯大林的读书笔记与再反思(十五)农业 集体化与1932年大饥荒》

《关于斯大林的读书笔记与再反思(十六)基洛夫遇刺案(1)》

《关于斯大林的读书笔记与再反思(十七)基洛夫案与大清洗的关系》

《关于斯大林的读书笔记与再反思(十八)澄清关于“斯大林谋害基洛夫”的谣言

《关于斯大林的读书笔记与再反思(十九)莫斯科大审判是一场“表演”吗》

《关于斯大林的读书笔记与再反思(二十)皮达可夫的飞行》

《关于斯大林的读书笔记与再反思(二十一)“大清洗”的导火索(1)西班牙内战》

《关于斯大林的读书笔记与再反思(二十二)“大清洗”的导火索(2)图哈切夫斯基案》

《关于斯大林的读书笔记与再反思(二十三)大清洗的真相》

《关于斯大林的读书笔记与再反思(二十四)大清洗与南北战争》


最新热点时评↓
washiluf.png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