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我憋得实在很难受啊,
非得马上现在跟你说说
可话到嘴边还没一半儿啊,
你就给了我,给了我一个大嘴巴!
然后狠呆呆地瞪着我,
说是兔崽子到底想要干什么?
我说:“就是爹给我的那块儿糖啊,
它压根就不是甜的。”
——子曰秋野《乖乖的》
标题是有点耸人听闻,不过可以听我给你摆一摆道理。父子关系自然是血亲人伦,但在现代语境下,终究还是两个独立个体。中国传统道德讲“四维”,后来被人简化为“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能不亡。”这个扭曲的混蛋逻辑通行了很久,不过其实也骗不了所有人。比如伍子胥,比如李世民,当危险来临时,就相当目无君父。西方历史上父子相攻杀的例子倒是不胜枚举,比如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狮心王理查,前半生都在和他的两个兄弟合伙揍他老爹亨利二世。这种以牙还牙的硬核父子关系还挺流行,《权力的游戏》中最受欢迎的角色——小恶魔,面对要置他于死地的老爹,就毫不犹豫地举起了十字弩。
伍奢是楚国太子建的老师,德高望重,太子建很粉他。
太子建还有另一位老师,名字一听就不是好人:费无忌。
行政级别上,费无忌(少傅)排名在伍奢(太傅)之下,约等于,伍奢是导师,负责太子建的专业学习;费无忌是辅导员,负责太子建的生活起居等。
伍奢
所以,当太子建的父亲楚平王要派人到秦国为儿子相亲时,首选就是辅导员费无忌。
费无忌平时不受太子建待见,官位比伍奢又低一级,各种羡慕嫉妒恨,早就憋着一肚子幽怨,这次终于逮着报复的机会,于是,从秦国回来,他就对楚平王说了一句《史记》中最“无忌(chǐ)”的话:
秦女绝美,王可自取,而更为太子取妇。
秦国公主太美了,大王您留着自个儿享用吧,我们再为太子找个替补。
一言兴邦有没有,我们先打个问号,但一言丧邦真的有,这句就是。
作为父亲,听到别人建议自己把儿媳给纳了,正常的反应,肯定是勃然大怒,因为这是奇耻大辱,为此而动刀子,估计上下五千年都不会有人批评他。
当然,精虫上脑的一国之尊除外。费无忌敢这么无忌,也是平时对这位大领导的业余爱好摸得透透的。
果然,楚平王一听,喜出望外,连一点点假惺惺的不好意思都没有,“遂自取秦女而绝爱幸之,生子轸。更为太子取妇”。百忙之中替子操劳,把儿媳妇给纳了,宠爱有加,还跟她生了一个儿子。然后,作为补偿,就给太子娶了另一个女子。同时,把他赶到北境去守长城,离开后宫远远的。
楚平王
这种事,楚平王不是第一个干,也不是最后一个。在他之前,卫宣公就高调地干过;在他之后,后梁开国皇帝朱温、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唐玄宗李隆基等,都争先恐后地将儿媳妇扑倒过。干这种事,对这些所谓的“父亲”来说,一点都没有“困境”。
君权和父权双重碾压下,哪个当儿子的,敢不乖乖把老婆献上。总有一天,你也多年储君熬成王嘛。想报复,找你儿子去。
没错,帝王之家就是这么恶心和龌龊。现在你知道,太子党为什么变态的居多了吧。
楚平王事件中,真正陷进“父亲困境”的,是伍奢。
费无忌成功报复了太子建之后,虽然得到封赏,但心里也开始“有忌”起来——万一哪天,楚平王操劳过度死了,太子建接位,怎么可能饶了费辅导员。
人总是这样,一损百损——干了一件很损的事,就得干更多更损的来补镬。费无忌整天在楚平王面前说太子建的坏话,关键词不外一个:勾结境外势力谋反。
费无忌
楚平王信了。其实,当他将儿媳妇搂入怀中的那一刻起,父已不父,太子建做出什么不理智的事,都是理智的。这道道德题,文化水平不高的楚平王也算得出来。所以,他能想到的彻底解决的办法只有一个:
把儿子弄死。
反正他跟儿媳妇已生了一个儿子了,不愁没接班人。
太子建得到消息,跑了,逃亡国外。
费无忌说,学生跑了,老师还在——当然说的不是他,而是伍奢。费无忌还说,太子建想谋反,就是伍奢教唆的。费无忌又说,伍奢全家都不是好人,特别是他俩儿子,伍尚和伍员,不杀,将是楚国后患。最后,费无忌向楚平王支招,说你把伍奢扣为人质,让他把俩儿子招来,才能维护楚国稳定。
到这时候,费无忌说什么,楚平王听什么,于是把伍奢控制起来,说,你写信把俩儿子招来,就免你不死。伍奢对自己的儿子太了解了,对楚平王说:
尚为人仁,呼必来。员为人刚戾忍诟,能成大事,彼见来之并禽,其势必不来。
大儿子伍尚,为人讲仁义,我叫他肯定会来;小儿子伍员,为人桀骜不驯,忍辱负重,是能成大事的人,他知道来了肯定冚家铲,不会来的。
楚平王不信,派使者去向伍尚和伍员传话,说:“来,父生;不来,父死。”伍尚一听就要去,伍员说,你傻啊,楚王召我们兄弟俩,就是怕杀了咱父亲有后患,所以将父亲扣为人质,我们要是去了,肯定一镬熟,不但改变不了父亲之死,以后还没人能为我们家报仇,不如逃亡他国,借他国之力报父仇。
伍尚说,你说的,我懂,但父亲召我去是为了求生,咱要是不去,以后如果报不了仇,全天下都会笑话咱的,这样,咱兄弟俩分工:你比我有能耐,你走,以后再报父仇,我去跟父亲一起死。
伍子胥
伍尚说完,义无反顾地跟使者走了。伍员开始踏上流亡之路。
果然,伍尚到了楚都郢(yǐng 今湖北江陵附近),楚平王就把他们父子俩杀了,同时将伍员列为楚国头号通缉犯。
伍员,即大家都很熟悉的伍子胥,一开始,离开了祖国,他果然什么都不是,一路逃亡,当过乞丐,一夜白头,九死一生,最后逃到了楚国死对头吴国那里,帮着公子光导演了一出“专诸刺王僚”的好戏,扶他上位成为吴王阖闾,自己也成为吴国重臣。
伍子胥逃亡吴国六年后,楚国传来楚平王病死的消息,伍子胥哭得稀里哗啦的。当时还没上位的公子光问他,仇人死了,你应该高兴才是,怎么哭得这么大型?
伍子胥说,因为不是我杀的。
再过十年,伍子胥带着吴国精兵,杀回自己祖国,将已死的楚平王掘墓鞭尸三百下,方解心头之恨。
伍子胥鞭尸
这一切,都在他父亲伍奢的预料之中。当伍尚到了楚都郢,伍奢得知伍子胥已逃亡时,并没有喜形于色,而是长叹一声,说:“楚国君臣且苦兵矣。”楚国君臣将要受战祸之苦了。
注意他这话的主语,是“楚国君臣”,也就是说,他担心的是朝廷,并不是百姓。
认为朝廷比儿子重要的人,死不足惜。
所以,太史公对如此“爱国”的伍奢并无一字褒奖,反而对当带路党灭了自己祖国的伍子胥赞赏有加:
向令伍子胥从奢俱死,何异蝼蚁。弃小义,雪大耻,名垂于后世,悲夫!方子胥窘于江上,道乞食,志岂尝须臾忘郢邪?故隐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
太史公认为,伍子胥如果跟他哥一样,陪他父亲伍奢一起死,那这样的死,“是比鸿毛还要轻的”。他不受制于小仁小义,方能洗刷奇耻大辱,名垂后世,太悲壮了!当伍子胥穷途末路,乞讨为生时,他也一点都没有忘记父仇家恨。所以,忍人之所不能忍,方能成人之所不能成,不是血性丈夫,谁能做到这一点?
试想,如果伍子胥见楚平王已死,楚国接班人楚昭王撤销了对他的通缉令,然后伍子胥衣锦荣归,跟楚昭王握手言欢,一笑泯恩仇,甚至对父亲被杀一事表示:“人入黄泉不能复生,算了吧!”
你说司马迁会怎么评价他?恐怕会来一句:“若仆之身残处秽,亦不至于奴颜若斯也!”
像我这样被阉过的,也不至于这么跪舔。
- 今日头条“首发激励”功能是鸡贼更是鸡肋!
- 关于斯大林的读书笔记与再反思(二十六)“大平反”的逻辑问题
- “大汉丞相”被封,为民发声的人一个个走了
- 关于斯大林的读书笔记与再反思(二十四)大清洗与南北战争
- 关于斯大林的读书笔记与再反思(二十三)大清洗的真相
- 关于斯大林的读书笔记与再反思(二十二)“大清洗”的导火索(2)图哈切夫斯基案
- 上帝选中特朗普:他与拜登谁有利于我们中国发展!
- 律师揭露油罐车事件背后阴谋:新京报这次立大功了!
- 特朗普被刺杀
- 关于斯大林的读书笔记与再反思(二十一)“大清洗”的导火索(1)西班牙内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