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每当我们回顾峥嵘岁月之时,总令我们油然而生敬佩之情的是,对于建设祖国的英雄集体鞍钢、大庆油田等,崇拜得五体投地。其中,“鞍钢宪法”、“工业学大庆”是共和国最值得骄傲的红色旗帜,他们都是共和国永远的精神丰碑。
今天,本文所抒怀的,就是祖国最伟大的骄子—大庆油田。
笔者是个50后的追星族,经历过“洋油时代”的困顿岁月,又在国营企业浸染过许多年,对待国营企业就像对待自己的母亲一样,对待英雄的国营企业和国营企业的英雄们就像对待自己的爷爷一样,从来没有辜负过国营企业对于工人阶级的养育之恩,从来没有怀疑过英雄的国营企业和国营企业的英雄们的伟大贡献。特别是对于大庆油田这种顶尖级伟大、光荣而英雄的国营企业,不仅仅是他们50年来为祖国贡献了几十亿吨“黑金”,不仅仅是打破了帝国主义、X正主义及其走狗们长期的经济封锁,甩掉了“贫油国”的帽子,令“东亚病夫”真真正正地站立起来了,更有意义的是,他们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树立了一座伟大的的精神丰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前石油工业部部长余秋里在回忆录中说过:“除了大庆,没有哪一个企业的诞生和发展能与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命运联系得如此紧密,没有哪一个城市在未诞生之前,就有了厚重的文化底缊,没有哪一个企业和城市走过短暂的历程,却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铭刻一个辉煌的亮点。”这是对于大庆油田、大庆职工、大庆城市、大庆人民的最好的褒奖!
现在有不少年轻人不懂得祖国的历史,不懂得命途多舛的祖国经历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压迫,令祖国百孔千疮,一穷二白。直到六十年代初期,我们很多地方称呼白细布为“洋布”,称呼火柴叫“洋火”,称呼煤油、汽油、柴油等石油为“洋油”。新中国诞生初期,石油生产的紧缺,严重拖累了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广大民众的日常生活,令中央领导人惴惴不安。毛泽东主席对周恩来总理、陈云副总理感慨万端:“要搞建设,石油是不可缺少的。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没石油都转不动。”朱德委员长也忧心忡忡地说:“如果没有石油,飞机、坦克、大炮,还不如一根打狗棍。”毛主席从经济建设角度谈论石油的巨大作用,朱委员长、总司令从国防建设角度谈论石油的巨大影响。
朱总司令确实是有感而发。抗美援朝那阵子,经历了三年战争,尽管我军有百万雄师,是美军的三倍多,但是战争进行到中途就吃不消了,飞机、坦克、汽车等缺乏油料,无法发挥大型武器装备的效力。否则,抗美援朝那场战争决不是以“平分秋色”而告终。
到了如今,石油就与每一个消费者,与无论是男女老少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人人所穿的化纤布料的衣服、袜子和塑胶鞋子、靴子、塑料布包及其他衣料、塑料制品,我们人人所使用塑料薄膜袋子,我们家家户户做饭所烧的液化气等产品,都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至于石油和石油制品、石油转化成品等,在工业、农业和交通、能源等领域的用途,比以前更加无比广泛。
我们还知道,今天的中石油、中石化两大石油类企业,是中国最大的企业,是世界500强企业,产值有好几万亿元,年利润有上万亿元。如果我国当初没有大庆油田这样巨大贡献的企业打下坚实基础,我国的中石油、中石化就没有今天这么辉煌灿烂。在实体企业中,中石油、中石化是中国最大型的优势企业。
大庆油田到底创造了多少个中国之最和世界之最,恐怕有许多人记不清了:她是中国工人阶级紧紧依靠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建立起来的标杆企业;她是在中国经济最困难、任务最艰巨、条件最艰苦的时候建立的国营企业;她是为祖国为人民作出最大贡献的特大型国营企业;她是与国家的前途与命运息息相关唇齿相依的扭转乾坤型企业;她是由千千万万个王进喜式的“铁人”组成的钢铁堡垒企业;她是中国石油大会战中人数最多成效最大的石油企业;她是出石油科研成果最多最大的石油企业;她是一连开采长达50年、稳产27年、年产达5000万吨的科技型企业。其中,1966年大庆油田突破原油产量1000万吨,1976年达到5000万吨,首次跨入世界十大油田行列。
1959年前后,新诞生的共和国拿不出足够的资金开发大庆油田。可大庆人认为“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由于三年自然灾害和苏联政府撕毁合同,此时是国家经济最困难的时期,国家对于石油的需求非常迫切。据统计,1959年我国石油产品的自给率仅为40.6%,为缓解供求矛盾,国家不得不动用大量外汇进口原油和成品油,但石油供应仍然十分紧张。
“看来发展石油工业还得革命加拼命”毛主席这句话,是感慨,也是下死命令,大有破釜沉舟的英雄气概。“革命加拼命,拼命干革命”因此成为大庆石油工人的战斗口号。他们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干的。
大庆油田的环境十分恶劣,这里的年平均气温3.4°C,有5个月平均气温在4.9°C以下,半年风雨,土地泥泞不堪。并且设备不齐全,不配套,汽车、吊车较少;生活上无住房,住干打垒,无床铺,粮食供应量不足。
1960年3月,1万多名由新疆、玉门、四川、青海等老油田来的石油职工和3万多名解放军转业官兵及大专院校学生,从四面八方云集大庆,国务院各部门和黑龙江省支援的的干部工人也陆续到达。
搬运的设备有三大件,柴油机、泥浆泵、钻机,都特别重,光钻机有几十吨重。没有大型吊车、卡车,铁人王进喜下命令:“一刻也不能等,就是人拉肩扛也要把钻机运到井场”。在铁人的带动下,全油田几万吨设备器材从火车上卸下用人工搬运到几公里外的井场。
在大庆,铁人王进喜的事迹,几乎家喻户晓。他是从玉门油田派遣到大庆油田的老钻井队长,是光荣的1205钻井队队长。1960年4月29日,万人誓师大会在萨尔图召开,王进喜代表5万多名职工发出誓言:“宁可少活二十年,也要拿下大油田”。
第一口井钻完后,王进喜不慎被钻杆砸伤了脚,被送进了医院,但他未等痊愈,便拄着拐棍到场指挥打第二口井。钻到约700米时,突然发生井喷。不及时制服很危险,经济损失无以估量。当时条件简陋,没有压井用的重品滑石粉,王进喜决定用水泥代替。没有搅拌机,队长王进喜奋不顾身地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压井喷。记者采访时,王进喜的徒弟许万明介绍当时的险情。七十年代,我们大家看过黑白电影《铁人王进喜》,对于这个镜头还有深刻印象。不过我当时不知道是水泥浆,还以为是别的什么泥浆。电影中,王进喜和队友许万明满身泥浆,而且井喷的力量很大,他们排险进行了很长时间。这个动作,有的人可能看不懂,人陷在一般泥浆里是不容易拔起来的,陷在水泥浆里更容易陷死,而且水泥石灰有腐蚀作用,溅到皮肤上皮肤马上会起泡腐烂。这个镜头,就是铁人们“一不怕死,二不怕苦”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见证。为了保护国家财产,就象董存瑞炸碉堡、黄继光用身体堵住敌人枪眼那样的勇敢。
王进喜不论白天黑夜地苦干,重伤不下火线,连老百姓也对他赞叹不已。房东赵大娘心疼地说:“没见过这么拼命的人,你们王队长可是个铁人啊!”从此,“王铁人”的名字就这样叫开了,不胫而走。
1959年王进喜被评上石油战线的全国劳动模范,参加了国庆10周年庆典,第一次见到了毛泽东主席。1964年12月,王进喜出席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69年4月,出席“九大”并被评上中央委员。1970年4月,他去玉门参加全国石油工业现场会,归途中胃病发作,被确诊为晚期胃癌,当年11月病逝,终年47岁。
有关王进喜的事迹很多,报纸上没有一一刊登出来。王进喜是个老职工、老干部,不仅在工作上率先垂范,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而且对自己对家属子女也很严格。直到他当上中央委员,仍然战斗在钻井平台上,并没有享清福,并没有拿中央委员的工资待遇,仍然拿的是队长级的低工资。他的爱人和四个子女,没有开后门当职工,当时都在农场里当农民。无论是当基层干部,还是中央干部,他一身清白,两袖清风。
70年代,是全国工业学大庆、全国职工学王进喜最自觉、最火热的年代。全国的干部职工都很革命,很纯洁,很少出贪官污吏。现在,仍然有很多职工怀念70年代,怀念大庆油田,怀念铁人王进喜。有些Y派势力将70年代说得一团漆黑,说70年代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甚至胡说什么70年代的“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毛主席号召农业学大寨他们反对,毛主席号召工业学大庆他们也反对,唯恐天下不乱!真是瞎折腾,瞎胡闹!
大庆油田那种特殊贡献,大庆1205钻井队那种拼命三郎的作风,铁人王进喜那种高尚品格,相信30年前可以被复制、被传承下来。而30年后甚至连官方都很少提了。大庆油田公司企业文化部副部长王平太告诉广州日报记者:“工业学大庆,到现在都不过时。”道理确实是这么个道理,确实是很有道理。问题在于,现在有很多人远离了大庆精神,远离了王进喜精神,这正是人们最担忧的地方。
无论经济社会怎么变化,本人相信一条硬道理,那就是:
工业学大庆,这是共和国一座永远的精神丰碑!
- 今日头条“首发激励”功能是鸡贼更是鸡肋!
- 关于斯大林的读书笔记与再反思(二十六)“大平反”的逻辑问题
- “大汉丞相”被封,为民发声的人一个个走了
- 关于斯大林的读书笔记与再反思(二十四)大清洗与南北战争
- 关于斯大林的读书笔记与再反思(二十三)大清洗的真相
- 关于斯大林的读书笔记与再反思(二十二)“大清洗”的导火索(2)图哈切夫斯基案
- 上帝选中特朗普:他与拜登谁有利于我们中国发展!
- 律师揭露油罐车事件背后阴谋:新京报这次立大功了!
- 特朗普被刺杀
- 关于斯大林的读书笔记与再反思(二十一)“大清洗”的导火索(1)西班牙内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