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即将发生战争前瞻:双方互删朋友圈我们闻到了火药味!

  • A+
所属分类:新闻热评
头脑灵敏的人可能会聚焦于中美即将发生战争这个话题上。而这两天的接二连三的大事件,又让人觉得不可思议,这两个大国互删朋友圈的节奏,引发了大家持续不断的坏联想。而最坏的打算莫过于采取硝烟行动,而我们似乎又闻到了火药味。详情分析事下:
7月24日上午,中国外交部通知美国驻华使馆,中方决定撤销对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的设立和运行许可。这件事是对7月21日美方单方面挑起事端,突然要求中方关闭驻休斯敦总领事馆一事的回应。
不仅如此,央视还很刚地架起了摄像机,对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进行高清现场直播,让全国人民可以看清,美国使馆工作人员是如何焚烧机密文件的。
 
中美即将发生战争前瞻:双方互删朋友圈我们闻到了火药味!
 
数千万网友正如武汉抗疫时观看火神山医院直播一样,在线观看成都总领事馆的关闭过程。
中美即将发生战争前瞻:双方互删朋友圈我们闻到了火药味!
 
中美即将发生战争前瞻:双方互删朋友圈我们闻到了火药味!
中美即将发生战争前瞻:双方互删朋友圈我们闻到了火药味!
中美即将发生战争前瞻:双方互删朋友圈我们闻到了火药味!
 
 
中美即将发生战争前瞻:双方互删朋友圈我们闻到了火药味!
中国的应对措施,是符合经典的博弈论最佳对策。
 
大家都知道博弈论有个著名的“囚徒困境”。囚徒困境所反映出的深刻问题是,人类的个体理性,有时能导致集体的非理性——聪明的人类会因自己的聪明而作茧自缚。在单轮博弈条件下,两个囚徒很难选择合作,但是多轮博弈情况就有所不同,存在一个最佳策略能够获得较佳收益。
 
中美即将发生战争前瞻:双方互删朋友圈我们闻到了火药味!
 
这个策略很简单,首先追求合作,但是如果对方选择背叛,则采用对等措施反制,将其逼回合作路径。这一策略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被孔子所论述过。
 
《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中美即将发生战争前瞻:双方互删朋友圈我们闻到了火药味!
世界最早的博弈论大师孔子
然而,“以直报怨”的策略仍然存在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对方仍然是以理性的利益作为衡量目标,如果博弈对手打破这一前提,那么以直报怨就未必能迫使对方重回合作的轨道。
现在的美国,很明显就不再是一个理性的利益计算者。
1962年印度在中国边境挑衅的时候,毛泽东说过一句话:想了十天十夜,总想不通尼赫鲁为什么要来搞我们。
 
毛泽东说这句话,源自中印较为友好的过往。尼赫鲁是第一批承认新中国的领导人之一,并且他还积极支持恢复中国在联合国中的合法席位。1954年,尼赫鲁还和周总理一起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第二年,尼赫鲁又协同中国一起参加了亚非会议。这让世界上形成了一股反帝、反霸权的重要力量。
 
按理说,印度是中国的老朋友,为什么会一而再,再而三地上门挑衅?这是毛泽东想破脑袋也没想通的地方。
 
毛泽东将印方小口蚕食的“前进政策”形容成赖皮战术,提出了16字对印方针:“决不退让,避免流血。武装共处,犬牙交错”,以此来反蚕食。应该说,此时毛泽东仍然将对方看做一个理性的利益计算者,采用的正是对等反击,武装威慑的策略。
中美即将发生战争前瞻:双方互删朋友圈我们闻到了火药味!
但是没想到,印方将中国的克制当做退让,步步紧逼,让毛泽东大为困惑,说出了“想不通”那句话。毛泽东做出指示:“假如印军向我进攻,则要狠狠地打他一下,除东线西藏作准备外,西线也要配合。如他进攻,不仅要打退,还要打狠打痛。”
这场战争狠狠地打痛了印度,印度国父尼赫鲁为此黯然下台,中印边境平静了几十年。
美国和印度的前身都是英国的殖民地,都实行源自英国的所谓民主制度,行为逻辑具有很多的相似之处。《西式民主的终结》中提到过,民主制度源自部落时代的军事民主制,存在如下两大基本特征:
一、部落性(利己性)
民主制的基本单位是一个个选区。选区就如同部落,每个选区内部的人们基于某种地域、文化、信仰、民族、种族结成共同体,也就是“我们”。选举代表作为其利益代言人,其作用就是为了这个共同体的利益而战。美国存在县议会、州议会、联邦议会,所谓民主国家,正是如同马赛克一样以自身利益为中心的选区层层累加形成的。
 
二、掠夺性(损他性)
 
掠夺性与部落性紧密相连。既然同一个部落内部要维护共同的利益,如果只是在这个共同体内部切分利益蛋糕的话,无论怎么分,总会有一部分人不满意,最终造成内部的纷争。
因此最好的办法是从外部获取利益蛋糕,这样“我们”就有了共同的利益基础。原始社会时,军事首领带领部落进行对外战争,其实质就是从其他部落那里掠夺利益,然后在部落内部瓜分战利品。现代的民主制虽然不再赤裸裸地用武力进行掠夺,可以通过资本、技术、文化方面的优势,剥削外部的利益。
民主政治的关键,正是将局部利益凌驾于整体利益之上,通过损坏外部其他人的利益,来满足小部分自己人的利益。
在部落中的人类看来,从部落外部掠夺财富,在部落内较为公平的分配,是天经地义的。至于部落之外那些人是死是活,管不了那么多了。
 
直到今天,西方人都是抱着一种局部利益最大化的思维,经商从政以及做其他各种事情。
 
只有大量不同部落长期在一起定居之后,在长期博弈中逐渐认识到,任何损害第三方利益的行为虽然短期内可以获利,但是最终将反噬自身,于是逐渐放弃了狭隘的部落思维,产生互利共生的天下观,正如《六韬》中所述:“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同天下之利者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失天下”。
放眼全世界,只有东亚地区的人类完成这种蜕变。基于独一无二的“天下观”,这里的人类实现了较为彻底的民族融合,形成独一无二的“广土巨族”。
中国的“天下观”追求互利共生,在我们看来是天经地义的。但是放眼世界,其实这才是比较独特的价值观。中国人最大的问题,是把对方当做跟自己一样的思维方式,即使是毛泽东这样的伟人,也在这方面陷入了误区,才想不明白印度挑衅的逻辑。
当时尼赫鲁之所以选择军事冒险,很大程度上是想要通过军事胜利获得的巨大威望,来压服国内反对势力,推动他的经济改革。
这种逻辑在中国人看来,简直是蛮不讲理。中国在九十年代末国内改革面临巨大压力,几千万国企员工下岗,国内矛盾激化,但中国选择的是做负责任的大国,不仅自行消化压力,还在亚洲金融危机中成为中流砥柱,顶住了国际金融资本的攻击。
 
要是按照印度这种国家的逻辑,这时候就应该找个周边小国开战,用民族主义激情来化解自身矛盾。这就是所谓的法西斯主义。
理解了印度的思维方式,再来看美国的做法,那就一目了然了。美国目前同样是面临巨大的国内矛盾,在特朗普看来,挑衅中国就是应对国内压力的不二法门。
美国的国内矛盾分成长期和短期两个方面。
首先看长期,这是自里根改革之后埋下的祸根。产业空心化,经济脱实向虚,中产塌陷,两极分化加剧,阶级矛盾累积,民粹力量抬头。特朗普之所以能上台,就是利用了这样的大背景,煽动民粹意志。他的解决方案很简单,就是将中国树立为战略对手,通过与中国经济脱钩,推动产业回流,来满足其基本盘的经济主张。特朗普上台后一系列经济战、贸易战、制裁等等行动,都是围绕这一逻辑。
但是在实际执行时,特朗普逐渐发现事情并不像他想得那么简单。他的一连串组合拳对于中国影响有限,但是把华尔街的势力基本得罪光了。他的政治班底不断调整,无论是可用的人还是可用招式,都越来越捉襟见肘。
对于华尔街,他也没法放开膀子怼到底,美国高层腐败糜烂盘根错节,他又不像维也纳失业画家那样是纯草根,可以放开了搞。早年当潇洒富豪的时候,跟这帮人不知道一起干了多少乌七八糟的事,爱泼斯坦这种大雷如果要爆,他自己也得被炸一脸血,因此双方达成了某种程度的和解,心照不宣地共同把盖子捂上。
那民粹的怒火怎么办?特朗普通过既不得罪国内金融资本,又不过分得罪中国的方式来解决,一方面货币大水漫灌,把经济数据粉饰得漂漂亮亮;另一方面跟中国打打谈谈,表面上打得刀光剑影,实际上影响有限,但是可以让底层民众满意,因此特朗普可以风光连任,安全着陆。
特朗普真是个天才,这场在钢丝绳上的权力的游戏一直玩得很好,直到新冠疫情爆发。这就是美国目前短期矛盾。
 
在新冠疫情中死亡的患者,大部分都是患有基础疾病,再加上这个病导致身体状况迅速恶化。美国这个国家本身,目前也是这个状态。
新冠病毒把特朗普吹得所有牛皮都狠狠地扯破,再踏上一万只脚。美国自二战以来,所有战争中死亡的人数加起来,恐怕都没有疫情中的死亡人数多。这么大的篓子,不全是特朗普造成的,美国自身的弊病至少占七成,但是特朗普一系列操作也难辞其咎。
 
如果特朗普不能连任的话,这个锅一定是要他背的,不仅是他,连他整个家族都要毁掉。
 
我们都知道,韩国有清算前总统的光荣传统,反映了背后政治势力斗争的严酷。美国历史上的政治斗争通常没这么严重,但是现在的美国和当年已经大为不同。
 
特朗普总统,本就是阶级矛盾尖锐的产物。出了特朗普这样的总统,让美国传统政治精英都出了一身冷汗。他们绝对不允许再出下一个特朗普。这就好比当年罗马共和国末期,代表破产农民上台的格拉古兄弟,改革失败后直接被杀掉扔到台伯河中。
中产塌陷社会极化之后,不同派别已经成为你死我活的战争,不再有过去轮流执政,下台服输的景象。罗马是这样,美国这个“新罗马”也是如此。
现在民主党各方面都动员起来开始造舆论,众议院议长佩洛西直接在镜头前大谈“特朗普病毒”,就是为了将来进行政治清算造势。
因此,从特朗普个人以及家族的角度来看,他必须不惜一切代价、不择一切手段连任,造成更严重后果那都是先保住命再考虑的事了。
 
“哪管我死后洪水滔天!”
 
路易十五及其情妇蓬皮杜夫人的这句名言,放在特朗普身上也很合适。
 
这种情况下,无论多么疯狂的事情,特朗普都有可能干出来。无论是军事施压中国南海,还是关闭领事馆,目的都是为了向中国碰瓷,如果真擦枪走火干起来,他就顺理成章成为战时总统,像当年罗马战时的独裁官一样总览大局,他们家族就能扛过眼前的危局。
如果美国的挑衅仅仅是出自特朗普的个人原因,那么这个局还有解,大不了陪他玩到大选之后,到时候为了经济数据,还得跟中国保持有限合作,斗而不破的状态。
 
但问题是,特朗普的挑衅更多得到了整个精英层的集体认可。
自从2010年之后,美国政治精英总体上对中国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从过去的接触遏制,促成中国和平演变的战略,变成了将中国看做一个对等的战略对手,进行全方面遏制。
他们认识到,与前苏联相比,中国这个战略竞争对手在经济上更强大,外交上更老练,意识形态上更灵活,在制度上完全融入了国际体系,因此是美国跨越所有领域,并关乎价值观的战略竞争对手。在包括军事/安全、外交、经济/商业、意识形态、价值观、媒体、文化软实力、治理理念、公共外交、间谍活动、技术、创新等方面,也包括在印太地区、国际机构、全球治理范围内,中国与美国几乎在每一个领域内争夺优势和影响力,尽管不是全都构成零和博弈,但已严重威胁着美国的利益。
这也是为什么特朗普各种碰瓷中国,美国政治精英总体上都是配合他的方针。虽然是遏制,美国一直采用比较从容且相对温和的措施,原因在于他们认为,中国存在一系列弱点,是可以被美国打败的。
 
这些弱点包括:人口规模大、老龄化、性别失衡;僵化的一党制国家政治制度;国家主导的财政增长、不可自由兑换的货币、僵化的教育体系;收入高度不平等;对民间团体、持不同政见者和宗教实行镇压,对西藏和新疆严厉控制;媒体受到管制;高度腐败,资本外流;工业产能过剩,企业和地方债务激增,经济增长放缓,面临中等收入陷阱,房地产泡沫和过度建设,环境恶化。中国在军事上并不是美国的全球对手,只要美日同盟存在,美国就不可能被排除在西太平洋之外。
 
新冠疫情成为事情的转折点,原本他们甚至期待这会成为中国的切尔诺贝利时刻,让中国走向崩溃。
 
但实际情况正好相反,中国是全球应对疫情最好的国家,而美国表现最糟,其中体现了中国的动员能力,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强大的工业基础,相对健康的经济体系,而美国的表现则几乎一无是处。
 
这是一场皇帝的新衣式的考验,全世界所有人只要心智还正常,对中美的评估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一百年来强大而自信的美国发现自己在裸泳,中国已经成长为不可战胜的对手。
 
摆在美国人面前的只有两条路:
 
一、要么接受现实,亲眼目睹如何美国被中国迅速反超,霸权如何崩溃。
 
二、要么趁着存量仍然比中国更强的事实,掀桌子把中国彻底摆平,消除隐患。
 
如果没有疫情导致中美地位戏剧性地急剧变化,美国的衰落成为延续三十年的长期过程,那么第一种情况是大概率出现的。那时候,冷战这一代人都已经故去,主流人群是目睹中国繁荣昌盛成长起来的,他们从心理上比较容易接受这种转变。以美国的地缘优势,大不了回到门罗主义时代,虽然不是全球霸主,美国仍然成为主宰美洲的地区大国。
 
但是这个过程来的太快了,冷战中出生的这一代人,他们脑海里还是美国战胜苏联成为全球霸主的一幕,中国一个穷鬼打工仔居然爬到自己头上,这是说什么也忍不了的。
 
更何况,中国的人种、政治制度、价值观乃至宗教都是与美国截然不同,这是一个完全异质的文明,文明最深层维持自身生存的欲望被激发出来。
 
美国乃至整个西方文明,对于异质文明的态度如何?他们可以毫不眨眼地杀死数千万印第安人,把非洲人当做骡马一般使唤甚至虐待杀害,就是因为他们和自己不一样。
 
美国小学生可以不假思索地说出:把中国人都杀光,那么就不用还债了。不要说这是小孩童言无忌,中国的小孩无论如何说不出这种话。这就是长期文化熏陶的结果。
 
中美即将发生战争前瞻:双方互删朋友圈我们闻到了火药味!
如果特朗普为了一己私利,将中美关系拖向迅速恶化的深渊,那么后续发展将远远超过使他连任,也将远远超出他的控制范围。正如德国在发动一战前,他们根本没想到这是一场世界大战,还乐观地估计在三个月内就会结束战斗,回国过圣诞节。
东方文明的核心在于求同存异,而西方文明源于一神教,不吝以最暴烈的手段来对待异端,同时他们也担心其他人对自己采用同样的做法对待自己。因此一旦敌意很产生,容易激发猜忌螺旋,在生存的恐惧之下,迅速将双方拖入毁灭性战争中。
科幻小说《三体》中的黑暗森林法则,根本不是什么宇宙社会学,而是存在于人类社会的现实法则,尤其是适用于西方文明的铁律。
中美即将发生战争前瞻:双方互删朋友圈我们闻到了火药味!
罗马与迦太基之战中,罗马怕迦太基复起后报复自己,不仅烧毁迦太基城,把所有迦太基人都杀光,而且在这片土地上撒盐,以免这片土地上还能产生新的势力。
主持这件事的小西庇阿痛哭道:“布匿雄国,昔日富甲天下,船行诸海,兵锋横扫无可抵挡。纵国陷危难,妇孺儿童亦不失国士之风。然终不免亡国灭种。……今日吾灭布匿,来日何人灭吾祖国罗马?”
中美之间的状态,就是已经来到了黑暗森林的边缘,如果中国失败,为了防止中国复起再危害到西方霸权,他们肯定会做出类似迦太基撒盐的绝户之举。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很有可能发生在不久的未来。
中美共同体(Chimerica)这一概念的提出者之一,美国历史学家尼尔·弗格森撰文指出,中美两国正在走向“黑暗森林”。只不过在他的语境中,执意将中美导入这一困境的是中国而不是美国。
中美即将发生战争前瞻:双方互删朋友圈我们闻到了火药味!
尼尔·弗格森
世界经济经历了全球化的四十年,人们陷入太久的和平,迷失了对现实世界残酷性的警觉,对迫在眉睫的灾难缺乏起码的认知。
距今110年前的1910年,当时英国有一本名为《大幻觉》(The Great Illusion)畅销书,这本书的观点浓缩为这么一段话:
由于全球化,国家之间在经济上相互依存,战争行为已经变得“无利可图”,即使对于胜利国来说也得不偿失,因为通过战争掠夺的有限战利品和领土,远远无法抵消商贸信用的毁灭。
 
换句话说,全球化抑制了国家之间的冲突。
 
这本书造成一时间伦敦纸贵,售出了近200万册,并被翻译成15种以上的语言。澳大利亚总理称其为“一本光彩夺目的书,怀着对文明人未来的最光明的承诺”;英国防务委员会主席埃舍尔勋爵(Lord Esher)看过这本书后也认为,“战争变得越来越困难和不可能。”
“一战”前的欧洲大陆跟21世纪初的世界十分相像,一片繁荣和歌舞升平,电话、蒸汽轮船、火车等工具的发明极大地促进了国际贸易。在1913年,英国出口总额占其GDP的比例已经高达18%,德国也有16%
要知道今天全球GDP第一的美国,这一数字也只有19%。
全球化让各个国家不再是一个孤岛。经济学家凯恩斯曾经这样描述“一战”前的世界:“伦敦的居民可以一边在床上喝早茶,一边通过电话订购全球的各种产品,同时,他们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投资全球各地的新企业……可以立刻乘坐舒适又廉价的交通工具,去任何国家或地区。”
在这本书的描述中,普通民众反对战争,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总是充当炮灰;资本家反对战争,因为战争会破坏他们的生意和舒适生活;作为政治主体的国家,更应该反对战争,根据这本书作者诺曼·安吉尔的论证,战争对国家来说是得不偿失的。这种理性思考的框架里,怎么会有人想着去打仗呢?
当时大部分精英阶层都被安吉尔说服了。《经济学人》杂志在战争爆发一年前发了一篇社论,标题叫作“文明世界中不可能发生战争”。文章用肯定的口吻写道:“近年来,我们与德国之间强大的商业利益纽带得到了极大的加强……将德国从我们可能的敌人中排除了。”
后来的事实证明,这是一种充满幻觉和天真的唯物主义。
不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并没有让诺曼·安吉尔声名扫地,毕竟这场造成空前破坏的战争既证伪了他的观点,但也在某种程度上证实了他的观点。“一战”直接造成3000万人伤亡,并间接引发了1918年大流感,包括战胜国在内的参战国损失惨重(美国除外)。
 
总体上看,安吉尔的“即使对胜利者,战争也是得不偿失”的观点是对的。
 
因此,诺曼·安吉尔在“一战”结束后继续宣扬他的理论,并加入英国工党参选议员,积极参与到国际事务之中,用实际行动来争取大国之间的关系缓和。到1930年,《大幻觉》已出版到了第六版,安吉尔继续受到全球成千上万读者的追捧。
1934年,他的声望达到了顶峰: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然而仅仅5年后,纳粹德国闪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安吉尔的脸被现实打得啪啪响。
在很容易陷入非理性的人类面前,“全球化让战争性价比太差”这种理性思考,就跟“熬夜有害健康”这种论点一样:
 
人们听了觉得有道理,但没人会遵循它来行事。
 
   
诺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E. Stiglitz)在4月的文章《新自由主义的终结与历史的新生》中,含蓄地指出全球化是过去40年精英们营造出来的骗局,而“我们正在经历这一巨大骗局的政治后果:怀疑精英,怀疑作为新自由主义之基础的经济‘科学’,怀疑促成这一切的被金钱腐蚀的政治制度。
发达国家的底层民众对全球化的敌意日益浓厚,这是一件众所周知的事情。
 
我们之所以还顽强地认为全球化趋势难以逆转,其实还是沉浸在精英叙事的逻辑中,并认为未来精英可以说服民众。
 
但这往往忽略了一个现实:精英可以引导民众,但民众同样可以用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反过来引导精英,最终两者相互加强,把国家导向未知的方向。

1914年,英国和德国宣战当夜,英国外交大臣爱德华·格雷望着白厅的灯光说道:

整个欧洲的灯光都要熄灭了。

一百年后,我们可能要亲身目睹世界的灯光熄灭的过程。(来源:公众号)

最新热点时评↓
washiluf.png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