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今天二季度的经济数据公布了,0.4%的正增长,疫情重现之下,经济恢复的压力还是很大的。另一方面,现在的国际形势也不好,拜登政府对华遏制政策还是很明显的,包括印太经济框架,还有在台湾、新疆等问题上搞事情。尹锡悦就不多说了,一个极右分子,恨不得把韩国变成美国一个州。
更麻烦的是日本,安倍自己是个日本右翼,一直在鼓吹扩军备战和协防台湾,这次被刺杀之后,更保守的右翼继续抬头,不出意外,会继续向美国靠拢。
过去几十年,中国的外部环境大多数时候还不错,像最近这样严峻的情况,还是比较罕见的。但是,美国强化对中国的围堵和遏制,其实是个躲不过去的事,这一点,大概近二十年前其实已经有人意识到了。
早在2004年,当时中国刚加入世贸,那时候我国的国力,基本难以撼动美国分毫,两国关系也一片和谐,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就有一篇论文,指出了远在天边的阴霾。
他认为,美国擅长于造飞机,他就只造飞机,可以比美国什么都造更有效率;而中国擅长造衬衫,那中国就专注于造衬衫,这也比中国什么都造更有效率。分工导致中美提高自己在专业领域的生产效率,对本国、他国都是好事。
然后他同时又指出,如果以前造衬衫的中国,突然在飞机制造领域无端出现了惊人的技术进步,那样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如何?老萨的答案惊世骇俗——倘若中国真的在飞机制造方面提高了生产率,那就可能“永久地损害了美国利益”。
最近十来年,中美关系总体是越来越紧张了。之前有不少人说是中国民族主义把美国吓到了,这就是琼瑶小说看多了,觉得美国跟里边的男主角一样是个土炮,敏感而多金,一出手就要承包鱼塘,而且要求女主角心里只能想自己,拜托,美国这样的大佬型国家还会在乎你的情绪?
从川总开始,尤其是18年的毛衣战暴发之后,中美之间的关系越来越不可逆地越走越远。拜登上台后,好像吼得不如川总嗓门大,但是对华的限制却一样没少,甚至还有加码,很显然,中美肯定是回不到过去了。人家最在乎赚钱和长期赚钱的地位,你的崛起影响到了这种预期。
在人家眼里,咱们这些年的大发展,就是在永久伤害美国利益,那你就是“国家公敌”。想回去以前种G2状态,除非我们自己倒退20年,就像三体里的“黑域”一样,自己躺到一个坑里,想让大家都觉得你基本无害。可这种自废武功的行为,显然不可能嘛。
以前总有些人宣传“傍美定律”,说跟着美国的国家都富了起来。中美发生贸易、科技和政治摩擦,是因为中国不好好“韬光养晦”,甚至前段时间俄乌冲突,还有人主张要站队支持美国,这些看法都太幼稚,国家之间不是过家家,而是赤裸裸的利益争夺,科技高速发展还好说,现在慢了下来,进入了存量模式,你的大发展就是对别人的伤害,你能怎么办?不发展?
而且“傍美定律”本身也靠不住,美国的周围小伙伴比较富,这事不是跟了美国就是富了,而是那些国家本来就富,然后加入了富国俱乐部。美国的两个亲儿子,一个是菲律宾,一个是利比里亚,他俩都死活发展不起来,也说明一国发展主要是自己的禀赋,“跟谁混”只是加强了这种禀赋,禀赋太差的话,跟谁混都没差别。
德日这种国家在一百年前就是世界石强,战争只是砸掉了他们的工厂,而那些比工厂更重要的知识,比如管理和科研能力什么的又打不掉,甚至财团什么的也都在,资金到位很快就能发展起来。可能有小伙伴不知道,战后韩国的大发展,并不是依赖美国,而是日本财团,到现在韩国国内还有不少日资企业。
战后美国控制的地区,都是传统富裕地区,包括从大航海时代就暴走的西欧,还有后来发展起来的日本,再加上美国自己,还有那几个资源国,整体成了个富裕国家俱乐部。
这些国家形成的市场规模大,资本实力雄厚,所以只要参与美国分工并且做好,就能迅速做大,整体来讲,战后人口上规模并且快速发展起来的,只有韩国,新加坡那种和香港差不多大小,本身没啥参考价值,就好像上海的繁荣指导不了其他地方的经济发展一样。
但是美国这种分工体系下,大家都有天花板,天花板就是美国自己,大家安稳过日子,美国吃肉自己跟着喝汤,前提是不能挑战美国的地位。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其实美国的盟友这些年普遍发展不如美国。过去这几十年,美日贸易战、美德贸易战都打过,即使是像日本、德国、法国这样的“真盟友”,美国要遏制起来也绝不手软。
而且很多手段我们看着很眼熟,比如有几年天天逼着日本降关税,后来嫌日本卖到美国的芯片占领美国市场,干脆开征100%关税,再或者直接找个理由不让再美国卖,跟现在对我们的操作一模一样。而且就在2020年,还对德国铝业巨头开征50%的关税,最高达到了352%,比对我们还过分。可见它并不是针对谁,在座诸位老美都看着不爽就修理。
从这里也能看出来,当一个国家在产业层次、科技创新、经济体量和美国“错位”,也就是威胁不到美国的时候,美国就是伙伴,毕竟以前跟我们也在套近乎,说什么G2。
但一旦一个国家要动美国的蛋糕,或者可能要动美国的蛋糕,美国肯定会出手,盟友们也一个都不放过,而中国体量更大,技术更强,而且又是自己独特的政治、军事体系,美国的下手必然会更狠,不以我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我们当初选择了这条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自然会面对各种荆棘,比如当初五六十年代跟苏联的矛盾,如今跟美国的矛盾,看起来好像不一样,本质都是相似的。
最近这三十年,美国的经济增速远超盟友,欧洲、日本在互联网、云计算、新能源等领域完全落后。相反,中国正在这些领域向美国发起挑战,或者说我们没想挑战美国,只是我们走自己的路,他们就慌了。
最近的这一轮新技术革命,和以前不太一样,尤其需要规模巨大的统一的市场,美国垄断了西方世界的大市场,大概算了下,美国加上他的英语世界小伙伴,最多10.8亿人,中国有个自己的巨大市场,日本欧洲两头不靠,就很痛苦,互联网、云计算、新能源这些,都没搞起来。
看看当今世界,既在所有技术领域都在寻求突破,又在政治、军事和商业上保持独立的国家,只有中国。
更关键的是,当初美国修理日德两国,主要是从市场层面下手,也就是日德两国自己消化不了自己的产能,必须得卖到美国的地盘上,这个背景下,美国对他俩几乎是说一不二的,毕竟技术可以研发,市场也能研发出来?
不过德国走了一条很对的路,就是不断在中国扩产。有种说法认为,德国把半个国家的产业搬到了中国,德国最大的海外市场也在中国,降低了成本的同时,也给自己找了一块巨大的海外市场。
以大众为例,大众集团2021年全球销量888.2万辆,中国330万辆,中国给它贡献了接近40%的销量,而奔驰是35%,宝马是28%,最近中国又在大规模购买欧洲的飞机,再加上两德合并人口暴涨,德国挺过了美国对他们的打击,日本市场收缩叠加人口暴跌,几乎被打垮了。最近这些年欧洲新技术几乎没有,旧技术也主要是我们消化。所以虽然说拜登不断拉拢欧洲想让他们来加入对中国的围堵,中国还是有经济杠杆可以去分化欧洲的。
另外一方面,我国市场的逐步成熟再加上消费规模的庞大,给很多新技术带来了应用空间,才有机会接下来实现“换道超车”。
上半年的经济不是很景气,但有一个领域表现很抢眼,就是新能源车,今年可以说是新能源车的爆发年。
我前几天看了个报告,说是新能源车接下来也只能在发达国家和中国铺开,因为需要大量的新基建,充电桩什么的,过去很多人对搞基建这件事没有太深的认识,其实说起来,基建实际上是很多新产业发展的基础,如果搞不了这个,在新技术革命里就赶不上趟了。
而且中国企业这些年越做越大,对于数字化的需求也越来越庞大,中国天然成了世界上最重要的云计算市场之一,产业自然就发展起来了,这方面阿里做得特别好。本身电商就有很多对计算的需求,做云计算解决了自身的需要,降低了购买硬件的成本,现在又开放给更多客户,变成一个很正向的循环。
其实、新能源,5G,高铁,以及云计算和AI技术,都是中国市场极速扩大后,我们自己的企业、消费者有钱了,能够支撑我们自己的技术研发,才在短时间取得了巨大的突破。
而且中国还有一点是比较幸运的,就是我们有一个自己独立的高效的商业网络。现在全世界都进入了电商的时代,但是基本上大多数国家的电商都是美国的亚马逊占优势,除了亚马逊之外的竞争者,比如速卖通、SHEIN、虾皮、Lazada这些,基本都是中资背景。
所以现在零售业命脉自主的国家,除了美国也就是中国。淘宝在将近二十年前就击退了eBay,亚马逊在中国市场也从来很弱,所以中国的商业网络完全是自主的,不像别的国家线上被亚马逊,线下被沃尔玛占领了。
其实,很多人总觉得和科技比起来,商业好像显得没什么技术含量,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我们经常讲经济主权,其实商业主权也是经济主权的一部分。要客观评价阿里,其实要看到它发展起来,其实是捍卫了中国的商业主权,让我们有一个自主的商业体系。
中国有自主的商业体系好处在哪里呢?其实美国牛逼的不只是苹果高通波音,也有可口可乐、宝洁和耐克,像美国、欧洲的消费品品牌在全世界都发展了几百年,财大气粗,铺线下渠道比我们国货品牌强势多了,要是中国主导的电商也是亚马逊,我们的国货品牌更没有机会。当然我们现在消费品品牌和它们还有差距,但是像李宁等国货品牌都在往上走,天猫这样的平台就是很重要的阵地。
其实,消费品牌背后是国家的软实力。如果我们的商业被亚马逊、沃尔玛占领了,这种软实力的推进也会非常受影响。
很多人愿意说我们的产能牛逼,这个确实是。但是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其实中国的消费能力是更稀缺的,虽然说这两年疫情对经济有冲击,人们没那么敢花钱了,但是和世界其他国家横向比较,中国经济还是算可以的,而且中国市场太大了。
现在阿里这些公司做了一套独立自主、效率高的商业体系,把统一大市场的红利发挥出来。大公司还在纷纷加大科技创新上的投入,突破关键的技术。那以后中国在消费和科技这两个层面,都会是非常牛逼的。
所以应该看到,我们手上还是拿着一手比较好的牌。短期的一些波动可能给大家带来情绪上的冲击,但是冷静下来还真是没必要太悲观。
尾声:
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之前关于中美关系有个研究,也就是下图:
可以看出来,中美之间关系最好的就是基辛格访华之后到苏联解体之前,随后在小布什发动反恐战争,以及08年经济危机后,有一小段时间还凑合,其他时候一直不咋地。所以也不要太在意两国关系走低,今后很长时间里,可能一直都是这个状态,买卖还得做,但是政治上各种冲突也没法避免。
不过也没必要担心,现在全世界经济走进了一个大泥潭,一时半会走不出来,这个时候对我们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挑战显而易见,现在全球化退潮很明显,技术进步也缓慢,各国财政都有问题。说机遇,是因为经济下行的情况下,美国想挑拨各方关系会非常难,因为抱团取暖是唯一的活路,谁都不会这个时候在经济上搞事。比如中国刚买了空客那么多飞机,欧洲在中国也有大量的企业。
中国市场足够大,所以在中国做研发有盼头,也有足够的场景支撑。所以,虽然当前有困难,有挑战,美国还想围堵我们,但是我们自己有巨大的市场,再坚决不退出美国主导的市场,坚决拥抱全球市场,还有有像阿里、华为、比亚迪这样的创新者,中国一定能够突破美国设定的天花板。
归根结底,这是一场持久战,谁能胜出,关键是谁有更稳定更庞大稳定正循环系统,老百姓花钱购买更好的产品,企业有动力去研发更新更先进的东西,研发体系也就搭建起来了,我们有自己庞大的市场,不像日德那样高度依赖美国,更关键的是,我们以前能长出华为、阿里、比亚迪这样的民族企业,今后就能长出来更多。
也就是说,中美真正比拼的,是统一大市场,是战略定力,是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中国现在最重要的事,就是把自己的路走好,聚焦解决自己的问题,现在经济形势的确不乐观,但是中国整个基本面还是好的,14亿人的市场任何时候都不小,只要把这个市场搞好,就好像一片沃土一样,啥都能长出来,并且还是会越来越好。(来源:九边)
- 今日头条“首发激励”功能是鸡贼更是鸡肋!
- 关于斯大林的读书笔记与再反思(二十六)“大平反”的逻辑问题
- “大汉丞相”被封,为民发声的人一个个走了
- 关于斯大林的读书笔记与再反思(二十四)大清洗与南北战争
- 关于斯大林的读书笔记与再反思(二十三)大清洗的真相
- 关于斯大林的读书笔记与再反思(二十二)“大清洗”的导火索(2)图哈切夫斯基案
- 上帝选中特朗普:他与拜登谁有利于我们中国发展!
- 律师揭露油罐车事件背后阴谋:新京报这次立大功了!
- 特朗普被刺杀
- 关于斯大林的读书笔记与再反思(二十一)“大清洗”的导火索(1)西班牙内战
2022年9月30日 上午8:28 沙发
教育局
2022年11月4日 上午4:52 板凳
先把清零问题解决了吧,不怕美国如果攻击就怕自己瞎折腾,这几年政府公信力在下降,社会不稳定因素越来越大,社会乱象越来越多,与国与民与党未见任何好处
2023年6月19日 下午12:10 地板
这篇文章写的非常不错,在软文、垃圾文、AI文盛行的今天
2023年9月21日 下午2:39 1层
@匿名 相当不错,官媒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