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写了讴歌美国的《民主颂》?假的!!

  • A+
所属分类:真相大白

每年7月4日,总有人拿《新华日报》1943年7月4日曾刊发讴歌美国的社论“民主颂”说事,并言之凿凿说此文系毛泽东手笔。

比如这个——

《民主颂》原文如下:

每年这一天,世界上每个善良而诚实的人都会感到喜悦和光荣;自从世界上诞生了这个新的国家之后,民主和科学才在自由的新世界里种下了根基。一百六十七年,每天每夜,从地球最黑暗的角落也可以望到自由神手里的火炬的光芒,——它使一切受难的人感到温暖,觉得这世界还有希望。

从年幼的时候起,我们就觉得美国是个特别可亲的国家。我们相信,这该不单因为她没有强占过中国的土地,她也没对中国发动过侵略性的战争;更基本地说,中国人对美国的好感,是发源于从美国国民性中发散出来的民主的风度,博大的心怀。

在中国,每个小学生都知道华盛顿的诚实,每个中学生都知道林肯的公正与怛恻,杰弗逊的博大与真诚。这些光辉的名字,在我们国土上已经是一切美德的象征。他们所代表的,也早已经不止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荣誉了。玛克吐温、惠特曼、爱玛生教育了我们这一代。是他们使年青的东方人知道了人的尊严,自由的宝贵;也是他们,在我们没有民主传统的精神领域里,筑起了在今天使我们可以有效地抗拒了法西斯思想的长城。这一切以心传心的精神道德上的寄与,是不能用数字和价值来计算的。中国人感谢着“美麦”,感谢着“庚款”,感谢抗战以来的一切一切的寄赠与援助;但是,在这一切之前,之上,美国在民主政治上对落后的中国做了一个示范的先驱,教育了中国人学习华盛顿、学习林肯,学习杰弗逊,使我们懂得了建立一个民主自由的中国需要大胆、公正、诚实。我们相信,这才是使中美两大民族不论在战时,在战后,一定能够永远地亲密合作的最基本的成因。

我们离得很远。百十年来,我们之间接触着的也还不过是我们两大民族间的极少数极特殊的一部。但,我们坚信,太平洋是不会阻隔我们人民与人民间的交谊的。在患难中,我们的心向往着西方。而在不远的将来,当我们同心协力,消灭了法西斯蒂的暴力之后,为着要在战争上建立了一个现代化的中国,在科学的领域里更有待于盟邦的援助。在过去,民主润泽了我们的心;在今后,科学将会增长我们的力。让民主与科学成为结合中美两大民族的纽带,光荣将永远属于公正、诚实的民族与人民。

其实,这既不是《新华日报》社论,更不是毛泽东手笔。

废话少说,先上实锤。下图为当日(中华民国三十二年七月四日)《新华日报》影印件。

一版全是广告:

二三版是新闻、评论及启事:

其中,第二版左上为当日《新华日报》社论,题目是:“巩固工作竞赛成绩”。

从 1943年开始,共产党领导的各抗日根据地广泛开展变工互助、劳动互助运动和工作竞赛活动,这篇社论就是为了鼓励这一运动,号召根据地广大军民积极投身大生产运动。

四版为新华副刊:

可以看到,版面右上即谣言所说的“社论”《民主颂》——刊登在“副刊”上的“社论”,呵呵,造谣者基本也就没啥常识可言了。

其实,仔细看一下,《民主颂》这篇短文的立意倒是不错,就是稍嫌文不对题,改成《民主科学颂》,或者干脆叫《美利坚颂》显得更恰当。

尤其文末点题这句——“让民主与科学成为结合中美两大民族的纽带,光荣将永远属于公正、诚实的民族与人民。”

民主与科学,德先生与赛先生,正是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

民主毕竟是个好东西,特别是对于处在国民政府威权统治之下的中国人民来说。

但1943年的中国,更急迫的需求却是图存,是不受日本法西斯侵略和屠杀的生存自由。

考虑到《新华日报》的办报宗旨即是唤起抗日救亡的民族统一战线,考虑到副刊主要面向的读者对象是国统区的青年和群众,考虑到当时的国民政府与美国政府已缔结反法西斯同盟,这篇文章除了对盟友美国吹捧得有些用力过猛之外,其实也没啥大毛病。

但是,非要说这是毛泽东的手笔,就算文章写得再好,恐怕人家也不会认账的。

网上已经有很多人考证过了,文章作者唐徵,本名唐徵久,四川岳池人,中共党员,1941年任四川省刘湘政府《华西晚报》主笔,1948年8月因策动岳池广安起义被国民党当局逮捕。1949年11月27日,在重庆解放前的黎明中,唐徵被杀害于重庆渣滓洞。

这所监狱原址白公馆,是专门关押政治犯的地方。1943年7月,因美国战略情报局与国民党军统局共同建立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占用了白公馆,才迁至渣滓洞。

直到刽子手们的美式卡宾枪声响起时,唐徵先生歌颂的美国民主的阳光也并未照进阴暗的渣滓洞地牢。

最后再说说《新华日报》。

1937年8月,蒋介石同意将在陕北的中央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10月,又将中共在南方13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

至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开始。

当时,中共与国民党当局商定,在南京公开发行中共党报《新华日报》。但是,因为顽固派阻挠及日军逼近南京,报社被迫迁至武汉。

1938年1月11日,《新华日报》正式在武汉创刊,由中共中央长江局领导,长江局书记陈绍禹(王明)为报社董事长,报纸工作由董必武主管,潘梓年任社长,华岗为总编辑。

(新华日报创刊号)
(新华日报创刊号)

1938年10月25日,武汉失守,报社迁至重庆,由中共中央南方局领导,南方局书记周恩来为报社董事长,具体工作继续由董必武等领导。

1939年起,《新华日报》相继在山西沁县、江苏淮阴、江苏南京等全国各地出版,成为中共北方局、太行分局、华中分局、四川省委、华中工委、西南局、南京市委、江苏省委等的机关报。

(1939年7月7日抗战二周年纪念特刊)
(1939年7月7日抗战二周年纪念特刊)

彼时,国民党政府先后颁布了《修正新闻检查标准》《修正战时新闻禁载标准》《战时新闻违惩罚办法》等法令,规定所有报纸刊登内容都必须经新闻检查机关审查通过。

1940年1月6日,《新华日报》原拟刊登社论《论冬季出击的胜利》,但稿件在送审时被以“系军事论文”为借口扣留。

《新华日报》遂决定改登另一篇社论《起来,扑灭汉奸!》。然而,这篇社论又未通过审查。

为了抵制国民党当局的刁难,《新华日报》毅然采用 “开天窗”的斗争手段以示抗议。当天的《新华日报》在原社论的位置仅刊印了八个大字:“抗战第一!胜利第一!”

旁注两行小字,对“开天窗”缘由予以说明:“本日两次社论:一、论冬季出击的胜利(代论);二、起来,扑灭汉奸!均奉令免登,尚望读者原谅是幸!”

1940年10月19日,蒋介石指使何应钦、白崇禧以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副参谋总长名义致电八路军朱德、彭德怀和新四军叶挺、项英,强令将在黄河以南的八路军、新四军于1个月内开赴黄河以北。

11月9日,朱德、彭德怀、叶挺、项英复电何应钦、白崇禧,据理驳斥了国民党的无理要求,但为顾全大局,仍答应将皖南新四军部队开赴长江以北。但蒋介石此时已经打定主意要将江南新四军“就地解决”,并向第三战区司令顾祝同下达了密令。

1941年1月4日,皖南新四军军部直属部队等9千余人,在叶挺、项英率领下开始北移。1月6日,当部队到达皖南泾县茂林地区时,遭到国民党7个师约8万人的突然袭击。

新四军英勇抗击,激战7昼夜,终因众寡悬殊, 弹尽粮绝,除傅秋涛率2000余人分散突围外,少数被俘,大部壮烈牺牲。军长叶挺被俘,副军长项英、参谋长周子昆突围后遇难,政治部主任袁国平牺牲。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是国民党第二次反共高潮的高峰。

1941年1月17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发言人在重庆就“皖南事变”发表谈话,宣称:此次事件,完全为整顿军纪,惩处叛变。

周恩来得知后,恕斥何应钦:“你们的行动,使亲者痛,仇者快。你们做了日寇想做而做不到的事。你何应钦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

当晚,周指示重庆《新华日报》拒刊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通令”和“发言人谈话”,题字“为江南死国难者志哀。中华民国卅年一月十七日夜。周恩来”。

并满怀悲愤手书挽诗:“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18日,《新华日报》登载周恩来手书。可以看到,题字上方还有一则消息“兄弟阋墙,外侮是招”

在这种白色恐怖、血腥屠杀之下,两年后的1943年7月4日,《新华日报》刊发《民主颂》一文,也就不难理解了。

其实,造谣者或许并不知道,新华日报真的在7月4日发表过庆祝美国国庆的社论。那是1944年7月4日,社论的题目是:“祝美国国庆日——自由民主的伟大斗争日”,作者胡乔木

原文如下:

今天是美国国庆日。1776年7月4日,美国人民在华盛顿、杰佛逊等民主主义伟大先驱的领导下,宣布了民族的独立。美国的独立是处于这样的历史条件:它不但代表美国的民族利益,而且代表美国的民主利益,代表美国要求自由的多数人民而与美国当时的保皇党——大地主、大商人、职业宗教家的集团相对立。这样,领导独立战争的华盛顿就不但完成了民族的任务,同时还完成了政治上、经济上的民主任务,而被选举为人类历史上破天荒第一次的民主共和国的第一个大总统了。同样,杰佛逊总统,不但是《独立宣言》的起草者,同时也是消灭大地主法案、思想自由法案、全民教育法案、禁止输入奴隶和限制奴隶法案的起草者。这个事实,就说明了美国独立运动的丰富历史内容,也就说明了美国为什么成为资本主义世界最典型的民主国;而且直到今天,也与社会主义的苏联成为民主世界的双璧。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这些社会主义的伟大思想家和行动家,对于美国的战斗民主主义及其在世界史上的进步作用,从来都是给予高度的评价的。美国的战斗民主主义有其光荣的历史传统,美国的独立不是垂手而得,是在8年的对外战争与更长期的对内斗争中完成的。列宁说,这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真正解放和真正革命的战争”之一;正因为如此,美国的民主派领袖杰佛逊和杰克逊,美国民主党的这两个创造者,在他们斗争中甚至被他们的政敌指为“共产主义者”和“赤化分子”。美国穷木工的儿子林肯,他所领导的黑奴解放战争被马克思称为“开始了劳动阶级兴起的新时期”。而在实际上,他与马克思所领导的美国共产主义者和欧洲共产主义者也是合作的,他曾委任美国的共产主义者担任他的军官。这样,他就更有理由被当时的反动派指为“共产主义”和“赤化分子”了,以至最后这些顽固分子竟然暗杀了他。

美国的战斗民主主义不但在十八、十九世纪的独立战争和黑奴解放战争中产生了它的伟大代表人物,在二十世纪的反法西斯战争中也产生了它的伟大代表人物。毫无疑问的,今天美国以罗斯福总统、华莱士副总统为首的进步政治家和将领,就是这样的代表人物。尽人皆知,罗斯福总统和华莱士副总统,在国际关系上是竭力主张迅速开辟第二战场、坚决打击希特勒和日本军阀,联合苏联、援助中国,要求中国团结民主,把大西洋宪章的自由民主原则推行于全世界的;在国内关系上是竭力主张改善工人生活、保障工人与士兵权利、反对大资本家的垄断的。因此,和他们的先驱者一样,他们也受到国内的反动派、孤立派、顽固派及其国际应声虫所攻击。但是也因此,他们却得到了美国从开明资产阶级直到广大劳动人民的押护,得到了共产主义者的合作,得到了全世界的同情。

当然,今天的时代异于华盛顿、林肯的时代,但是恰是这一点,格外加重了美国民主主义的意义和使命。如果华盛顿、杰佛逊、林肯等的主要事业是确立民主的美国,他们的活动范围主要是在国内;那么,今天的美国虽然在国内仍然需要进行极严重的斗争,这些斗争却是和国际的斗争不可须臾离的——美国已经成了世界的美国。在这一次全人类的英勇战斗中,美国在作为民主世界的兵工厂上,在作为第二战场的主要担负者和太平洋战争的最大担负者上,已经建立了不朽的伟绩。而在战后,为了确保世界的和平和民主化,美国显然也将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罗斯福总统、华莱士副总统的外交主张,是美、英、苏、中的战时团结和战后团结,是大西洋宪章和莫斯科、开罗、德黑兰会议的政策,这个外交路线是符合于美国利益、也符合于全人类利益的。我们中国不但在战时要求国际反法西斯的团结,以求得民族的独立,而且在战后也要求国际的和平合作,以推进国家的建设。所以,我们在庆祝美国国庆日的今天,深望罗斯福总统和华莱士副总统的这个外交路线,能够成为美国长期的领导路线。

今天中国为民族独立、政治民主和经济民主的斗争,正和1776年的美国一样,中国的战斗民主派的已故领袖、就是美国人民所熟悉的孙中山先生,他的著名的口号就是林肯的口号:民有、民治、民享。但是非常可惜的,是国民党今天的一部分统治人士竟十分厌恶这个口号,如同他们在抗日战争的事业上怠工一样,他们直到美国民主共和国出现的一百六十八年后,还拒绝实行民主制度,并且学着希特勒的腔调,指斥这是已经落伍了的“十八世纪的学说。”他们的民族理论也是希特勒式的,他们否认中国各民族的存在,按照他们的术语,美国不但是英国的一个“宗族”,简直也可以是德国的一个“宗族”。这些都使中国各阶层各民族的团结受到严重的妨害。这种情况,使中国的“独立战争”,遇到远过于美国的困难。美国的独立战争在第八年上胜利了,而今天的中国,虽然得到了美国宝贵的援助,却由于国民党当局的反对民主,在抗战第八年的前夜还失去了几乎整个河南和大半个湖南,并且更大的危机还在前面。但是我们决不悲观。

民主的美国已经有了它的同伴,孙中山的事业已经有了它的继承者,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和其他民主的势力。我们共产党人现在所进行的工作,乃是华盛顿、杰佛逊、林肯等早已在美国进行过了的工作,它一定会得到而且已经得到民主的美国的同情。美国正在用大力援助中国的抗日战争与民主运动,这是我们所感激的。在庆祝美国国庆的今天,我们相信,与华盛顿、杰佛逊、林肯等过去的工作一样,与罗斯福、华莱士现在的工作一样,我们的奋斗只能得到一个结果——胜利。我们一定能团结中国一切抗日与民主的力量,配合同盟国,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

七月四日万岁!

民主的美国万岁!

中国的独立战争和民主运动万岁!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彼时,心心念念于同国民党及各民主党派组建联合政府的中国共产党,如何想象得到抗战胜利后即将面临全面内战的爆发?

70多年前的人们,又如何想象得到今日美国的样子呢?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沧海无涯,止观微澜。


最新热点时评↓
washiluf.png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