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斯大林的读书笔记与再反思(十)斯大林是如何击败托洛茨基的?

  • A+
所属分类:真相大白

季诺维也夫的提纲通过之后,斯大林与季诺维也夫的矛盾已经消失。1923年10月8日,也就是提纲通过之后两周,托洛茨基决定亲自上阵向斯大林进攻。

这一天,他给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监察委员会写了一封信,认为当前经济形势出现了问题,很多地方的工人在罢工、农民吃不饱饭、失业率太高等等,这些原因都是因为党内“官僚主义”和“文牍主义”盛行造成的,新选拔出来的干部也不行,党的机关需要做彻底的反思和整改。

然后,又有一个老布尔什维克给中央写了一封类似内容的信,上面有46个著名党员的签名,包括皮达可夫、布勃诺夫、安东诺夫-奥弗申柯等。

这封信说:“继续执行政治局多数派的政策将会给全党带来严重的灾难。今年7月底开始的经济和财政危机……无情的暴露了……党领导层是不称职的。”(《苏共中央通讯》,1990年,第6期,第189页)

这个行动的指向很明显,就是想要改组政治局,改变托洛茨基的少数派地位。

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监察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央全会”)对这封信做了讨论,以绝对优势票否决了托洛茨基的提议,还写了一封回信严厉驳斥了托洛茨基。这封信写的很有意思,代表了大多数中央委员对托洛茨基的看法,其中有个段落很精彩:

“托洛茨基是人民委员会委员,也是改组后的劳动与国防委员会委员,列宁同志还建议他担任人民委员会副主席一职。在这些职位上,如果他愿意的话,托洛茨基同志本可以用工作向全党证明自己的能力,使党可以把经济和军事领域的……全权托付给他。但托洛茨基同志更愿意选择另一种行动方式,一种在我们来看对党员职责的通常理解不相容的方式。

不管是列宁同志直接领导的时候,还是离开工作岗位之后,他一次也没有参加过人民委员会的会议,一次也没有给不管是人民委员会、劳动与国防委员会,还是国家计划委员会提出过任何经济、财政、预算方面的建议。

他断然拒绝担任列宁同志的副手一职。看来,他认为这降低了他的身份。

在党面前,托洛茨基同志事实上把自己摆在了这么一个位置:要么党授予他在经济和军事领域实际上的独裁权,要么他就拒绝参与经济领域的工作,仅保留经常不断的扰乱中央委员会繁重事务的权力。” (《苏共中央通讯》,1990年,第7期,第179页)

这封信对托洛茨基的“人身攻击”可以说是“入骨三分”了。中央委员们意见很一致:你托洛茨基不是党外人士,不是基层干部,而是党内最高层的领导,是人民委员会委员,重大经济决策的会议你都是可以甚至是应该参加的。但你平时从来不参加,也不提意见建议,等遇到困难了就跳出来指责大家工作没干好,得请你过来当最高领袖。这不是很过分吗?

托洛茨基就是这么一个人,一个过于骄傲的知识分子。他不喜欢作为集体的一员参与繁琐的日常政务,只想扮演最高领袖的角色,随便说一句话就代表权威和真理,然后下面的人去负责具体落实、解决细节问题。但凡只要不是让他扮演这种角色的工作,他就不想参加。

斯大林跟他完全相反,就是一个埋头于繁琐行政事务的工作狂,乐于承担党给他分配的任何工作。这从他参加革命之后就一直是这样。后来地位高了,除了列宁一般人也没法给他分配工作,他还是天天在办公室累死累活加班,读文件、写文件、开会、跟各种人谈话……

托洛茨基和斯大林的区别,不仅有路线斗争,还有“空谈派”和“实干派”的斗争在里边,后者的重要性甚至可能还要更高一些。面对托洛茨基突然跳出来全面否定中央的经济工作,中央委员们团结一致予以反击是毫不奇怪的。

托洛茨基对此也有所预料,他不是政治白痴,还留了后手,即季诺维也夫等人最为担心的“军事政变”。

图片

自从十月革命以来,托洛茨基一直担任最高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掌握着军权。军事委员会里边大部分都是他的亲信,他们一直努力在军队内部传播对现任领导层的不满。

12月11日,托洛茨基给中央写信之后两个月,亲斯大林的中央委员雅罗斯拉夫斯基递交了一份报警信,里边引用了一个年轻军官的发言:“我们军人对中央委员会同样也咬牙切齿,我们将证明我们能够消灭自己内部的老一套形式主义,能够废除任何委派制。”

27日,托洛茨基的亲信、工农红军政治部主任安东诺夫-奥弗申柯给政治局写了一封明显带有威胁意味的信件,说:

“我们将呼吁穿着红军制服的农民群众一起要求冒进的领袖们恢复秩序……在军队的共产党员中已经流传着这么一种说法,说应该同心协力地支持托洛茨基同志。”

局势非常紧张,莫斯科军区司令员也表态支持托洛茨基,此外,还有苏联空军管理总局、工农红军参谋部等军内一些重要的部门也站到了托洛茨基一边。军事政变发生的现实可能性不容低估。政治局高层对此非常紧张。季诺维也夫在12月8日给斯大林、布哈林等人写了一个条子,要求立刻把反对托洛茨基的人召集起来开派别会议,讨论应对策略,并说:“延误就意味着死亡”。而且他在条子里说,可以到“斯大林的郊外住地”去开这个会,这是向斯大林示好的表现。上一次改组组织局和书记处的时候,他可没这么好态度,是斯大林到他休假的地方跟他商量的。

这次派别会议的结果,是发布了一个《八个政治局委员和候补委员的声明》(季诺维也夫、布哈林、加里宁、加米涅夫、莫洛托夫、李可夫、斯大林、托姆斯基)。声明口气很缓和,虽然反驳托洛茨基的意见,但最后只是寄希望于托洛茨基改变观点,而不是要坚决斗争到底。看起来这些“多数派”对托洛茨基的军事威胁十分忌惮,并无把握可以取得胜利。

不过,军事政变没有发生,托洛茨基突然宣布自己“生病”了,得了严重的感冒,不再在各种会议上露头与多数派辩论。

这是一件很神秘的事情。长期以来,大家都以为是托洛茨基的性格使然,为了顾全大局而放弃斗争。但最新的一些研究表明并非如此。托洛茨基退缩的主要因素,是他未能争取到军队内部几个关键人物的支持,其中最关键的是图哈切夫斯基。

图哈切夫斯基是托洛茨基在内战中任用并提拔起来,在内战时代应该算是托洛茨基的“嫡系”。华沙之战惨败以后,托洛茨基也保了他,没让他受任何处分。内战结束以后,又担任西方面军司令员,在军队内部举足轻重。

但是,图哈切夫斯基跟托洛茨基的关系实际上没有外人看起来的那么亲密无间。这可能跟托洛茨基的个性有关,他对任何人都很会摆出一副高傲的态度,在下属面前尤其如此。他基本上就是一个没有朋友的人。图哈切夫斯基也是个很骄傲的人,二人相处的并不愉快。尤其是,托洛茨基是犹太人,而图哈切夫斯基出生于俄罗斯贵族,持有“大斯拉夫主义”的立场,还有点反犹。

此外,托洛茨基对军队控制力其实很虚,主要集中在总部,在各大集团军和基层的影响力并不高。他在内战中的表现差强人意,比不上斯大林,真正举足轻重的大军区司令们,大多数不支持托洛茨基,甚至跟他一直有矛盾。彼得格勒军区司令吉蒂斯、高加索军区司令叶戈罗夫、乌克兰军区司令伏龙芝等都不支持他。

在对军队内部这些重量级大佬们的态度做完“摸底”以后,托洛茨基就明白——大势已去。为了避免在政治局会议和中央委员会被多数派轮番攻击的尴尬,他就干脆“称病不出”。

对托洛茨基的突然沉默,他的对手们有点摸不清头脑,对军事政变的担忧没有消失。但他们抓住托洛茨基“生病”的机会,于1924年1月14日,免去了托洛茨基坚定支持者、伏尔加沿岸军区司令姆拉奇科夫斯基的职务。托洛茨基对此毫无反应。

1924年1月21日,列宁去世。政治局多数派的紧张情绪再一次绷紧了。但托洛茨基没有参加列宁的葬礼。斯大林在仪式上讲了话。随后,写信威胁政治局的安东诺夫-奥弗申柯也被免职,托洛茨基还是毫无反应。

1924年5月,十三次代表大会召开。在之前的中央全会上,列宁遗孀当着所有中央委员的面读了列宁《致代表大会的信》,其中包括列宁要求免去斯大林总书记职务的内容。读完后,季诺维也夫主动发言,认为有必要保留斯大林的总书记职务,并请求全会对此事进行表决。全会以压倒性的多数(30票比10票)通过了这一决议。托洛茨基、皮达可夫、拉狄克等人投了反对票。

在随后的十三次代表大会上, “列宁遗嘱”向所有代表公开。代表大会也通过决议,认为有必要让斯大林继续担任总书记。斯大林在大会上作报告批评了托洛茨基,这个报告也被大会通过。

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主张“痛打落水狗”,趁机把托洛茨基清除出中央委员会。但斯大林持反对意见,就像他在十月革命前力保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一样,他以“维护党的团结”为由,让托洛茨基保住了中央委员的资格。

同样是在斯大林的坚持下,托洛茨基继续被选为政治局委员。当然,他最重要的职务——军事革命委员会主席被免除了。

这样,在外界看来,党的高层没有因为列宁去世而发生严重分裂。除了已去世的列宁,新一届政治局委员跟列宁生病以前参加的最后一届代表大会(第十一次)选举的政治局委员完全一样,没有发生任何变动。剥夺托洛茨基军权的行动,以一种非常安静和平的方式就实现了。

有很多人说,这都是斯大林的政治谋略,保留托洛茨基是为了制衡季诺维也夫。这种主观评判我无法找到客观证据来反驳。但需要指出的是,斯大林的做法在客观上不仅有制衡季诺维也夫的作用,也起到了“维护团结、顾全大局”的效果,符合党和国家的整体利益。在苏联社会主义政权遭到世界主要强国一致敌视的环境中,这种做法,对稳步推进苏联社会主义政权建设和经济建设毫无疑问具有积极意义。这也符合是斯大林做事情一贯喜欢给对手或敌人“留余地、给出路”的行事作风。(作者:李晓鹏)

附录:

《关于斯大林的读书笔记与再反思(一)前言》

《关于斯大林的读书笔记与再反思(二)从鞋匠之子到党的领导人》

《关于斯大林的读书笔记与再反思(三)迎接列宁回国并代表列宁做政治报告》

《关于斯大林的读书笔记与再反思(四)“一生之敌”托洛茨基火线入党》

《关于斯大林的读书笔记与再反思(五)十月革命与苏俄内战爆发》

《关于斯大林的读书笔记与再反思(六)天降猛男:内战中的斯大林》

《关于斯大林的读书笔记与再反思(七)谁是刺杀列宁的幕后黑手?》

《关于斯大林的读书笔记与再反思(八)“列宁遗嘱”为什么没能打倒斯大林?》

《关于斯大林的读书笔记与再反思(九)斯大林如何保住了总书记的职位?》

《关于斯大林的读书笔记与再反思(十)斯大林是如何击败托洛茨基的?》

《关于斯大林的读书笔记与再反思(十一)新经济政策的存废争论与“三驾马车”决裂》

《关于斯大林的读书笔记与再反思(十二)斯大林为什么要放托洛茨基出国?》

《关于斯大林的读书笔记与再反思(十三)斯大林是如何成为最高领袖的》

《关于斯大林的读书笔记与再反思(十四)斯大林“五年计划”的巨大成功》

《关于斯大林的读书笔记与再反思(十五)农业 集体化与1932年大饥荒》

《关于斯大林的读书笔记与再反思(十六)基洛夫遇刺案(1)》

《关于斯大林的读书笔记与再反思(十七)基洛夫案与大清洗的关系》

《关于斯大林的读书笔记与再反思(十八)澄清关于“斯大林谋害基洛夫”的谣言

《关于斯大林的读书笔记与再反思(十九)莫斯科大审判是一场“表演”吗》

《关于斯大林的读书笔记与再反思(二十)皮达可夫的飞行》

《关于斯大林的读书笔记与再反思(二十一)“大清洗”的导火索(1)西班牙内战》

《关于斯大林的读书笔记与再反思(二十二)“大清洗”的导火索(2)图哈切夫斯基案》

《关于斯大林的读书笔记与再反思(二十三)大清洗的真相》

《关于斯大林的读书笔记与再反思(二十四)大清洗与南北战争》


最新热点时评↓
washiluf.png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